返回列表

浙报集团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发布:南京广告公司 | 时间:2016-12-01 10:46:09 | 热度:51

  以文化产业投资为后盾,新闻传媒与数字娱乐、智慧服务三大板块相互配合,浙报集团在实践中打通了一条传统媒体融合的有效路径:通过服务重构传播渠道,通过服务重构新闻价值的变现方式。

  

浙报集团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 浙报集团 供图

  11月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展位前人头攒动,时不时被前来咨询的人围满。自9月26日上线以来,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已成功撮合数据交易7笔,交易金额达300万元。

  作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项目,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与目前正在推进建设的“富春云”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共同组成了浙报传媒大数据产业方阵。交易中心的上线,成为浙报集团发展历程中一个新起点,更是一次全新的跨越。

  把时间往回倒推:2011年9月29日,浙报集团所属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2013年4月,浙报传媒以31.9亿元收购盛大网络旗下南京边锋、南京浩方公司100%股权;2016年8月,浙报传媒获准募资19.5亿元,全部投入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开发。

  短短5年间,浙报集团以上述三个时点的三件大事为标志,从一家传统报业机构转型为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传媒集团,又从一家传媒集团升级为挺进互联网产业的新型传媒集团,再从一家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型传媒企业迈向更前沿、更高端也更接地气的大数据企业。浙报集团媒体融合与转型发展的进程,前后连贯、一气呵成、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堪称近年来中国传媒业界的“浙报现象”。

  在浙报集团采访调研的过程中,《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捕捉到了浙报人变革实践背后的四个意识:资本意识、服务意识、用户意识和团队意识。梳理浙报集团变化背后的思路,或许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住浙报集团媒体融合的演变逻辑、转型发展的成长轨迹。

  资本意识:好风凭借力

  2008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演变,国内外传媒格局加速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报业遭遇了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愈发严峻的内外部挑战,而互联网行业借由资本推动创新、激发市场、形成商业模式,其速度一日千里,并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

  传统报业不能只是“隔岸观火”,无所作为,乃至坐以待毙。只有打通融资渠道,获得资本的支持,才能真正推动传媒转型。2008年,浙报集团牵头联合两家国有企业,共同组建了东方星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创了国内文化传媒业以媒体集团牵头组建国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先河。

  实际上,浙报集团资本意识的萌发可以追溯到2001年。这一年,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报集团提出了“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的发展理念,在国内同行中率先投资组建了自己的资本运营平台——浙江新干线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开始探索项目投资和资本运营。

  时移势易,观念的变革在探索的实践中已经悄然发生。因此,当重大机遇来临之时,浙报集团毫不犹疑,瞬间抓住不放。2010年3月19日,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符合条件的传媒文化企业上市。浙报集团立即行动,通过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下属报刊传媒类经营性资产整体置入上市公司白猫股份,借力资本平台,为企业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取资源整合的主动权。仅仅一年半时间,浙报传媒就成为了浙江省第一家上市的国有文化集团。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助上市的第一步,浙报集团获得了什么?

  首先,上市形成的倒逼机制迅速推动了公司体制机制的转型变革。公司建立健全了从上到下、贯穿经营管理所有环节的内控机制,修订了20余项内部控制制度和10多个相关文件。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健全内控制度、实行采编和经营分线运营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集团治理水平大为改善,现代传媒集团的企业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其次,有效管理推动高效运营。集团对内加大新闻传媒平台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快经营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对外深耕本土市场,挖掘价值链,延伸产业链,积极开拓媒体经营增长点。上市5年来,浙报传媒净利润指标连续5年逆势增长,从2.6亿元、2.8亿元、5.29亿元、6.1亿元,到2015年的8.8亿元,多次当选“最受投资者尊重的百强上市公司”。

  如果您需要专业广告服务,请与我们联系。期待与您沟通!



 
QQ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QQ
咨询服务热线
136-5518-6050
诚挚期待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