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豆瓣网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复制地存在着:曾几何时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山寨盛行的那一段历史时期中,豆瓣作为唯一一个找不到任何原型的成功主流社区为国人称道和敬仰。在一切都以“快”为发展宗旨的互联网行业,它一直以其独一无二的“慢”文化独占鳌头,面对互联网行业商业化的冲击。回顾豆瓣的各条产品线史,不难发现有一条共通的生存逻辑——先保证用户价值,给用户提供体验最好的产品,让用户价值带来商业价值。这也是豆瓣的商业化进程一直不紧不慢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逻辑在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豆瓣“东西”产品身上也依然适用。
豆瓣一定会进军电商,这几乎是板上定钉的趋势,只是个时间和方式的问题。此前,豆瓣针对电商领域已经有过一系列小动作。比如打通支付宝线上支付功能;12年出现的由用户自主上传的条目,并可以点喜欢;等等。暂且把这些都看做出豆瓣试水电商的探索,直到今年9月17日,豆瓣“东西”诞生,标志着豆瓣正式进入电商领域。
关于豆瓣的“东西”,在其一面世就可以看到媒体铺天盖地的报告和介绍,一时之间舆论纷纷,有人说它就是个小清新的电商导购社区,有人说它像升级版的“XX说”、“XX街”、“X岛网”⋯⋯有人说它标志着豆瓣电商业务的起航,豆瓣开始要赚大钱了⋯⋯ 有人看好,有人质疑。而今,豆瓣“东西” 上线也有几个月时间了,这期间专注它的用户也该发现了它已经经历了不少的优化和改变。到现在为止,它的发展如何?如何持久地维持商品的品质和用户分享数?它的发展模式会怎么走?市场反馈如何?我们今天可以从豆瓣“东西”的产品总监张雅洁这里来一个刨根问底儿。
采访正文
Q:豆瓣都走向电商,推出了“东西”,您会如何介绍和描述它?
A:这话要从头说起。在创始人阿北的心里,豆瓣应该是“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发现服务”的一个平台,2005年上线至今,这个初衷一直不曾改变。我们一直都有在做这件事,而围绕生活发现只有图书电影音乐是不全的,“东西”上线后,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发现生活中的好东西,也让豆瓣的品牌更完整。
除了书、影、音外,豆瓣一直有大量的生活消费分享内容在豆瓣社区产生(小组/小站/广播等),现在,一级导航的“东西”让这些内容更容易被发现,社区外的用户更加简单直接地用起来。从而帮助用户在书影音外的其他生活方面做出决策。
作为围绕兴趣的线上社区,“东西”的上线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更加完整。从商业上来讲,“东西”扩大了豆瓣的商业空间,使豆瓣从百亿的图书电影音乐市场进入到了万亿的电商市场。
其实我们一直想做“东西”这样的一个产品,这个时间推出是因为产品准备好了,商品比图书、电影、音乐更加复杂,需要更多时间沉淀和准备。我们也一直希望把用户群、用户基础,公司自身能力建立起来并扎实之后再开始做。所以,现在是最合适的时机。
Q:“东西”面对怎样的受众?迎合的需求缺口是什么?
A:豆瓣每个月独立访问用户2亿,我们从不区分大众或小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亿人的用户数量就是大众的。任何一个豆瓣产品都没有说服务特别一个人群的想法,人口规模上是大众的普遍的用户群了。
Q:目前为止大家都觉得豆瓣的“东西”整体风格还是比较“豆瓣”式的(文艺,清新)。如何定位“东西”的产品调性?是大众化还是小众特色化的?
A:对豆瓣任何一个新产品来说,要谈其调性和定位,我们都会从表现形式+内容实质两方面来看。
豆瓣品牌下的产品有设计风格统一的要求,设计上的气质要和豆瓣相统一,我们不可能去设计成Amazon。归根到底,它需要传达豆瓣品牌一脉相承的内涵。
另外做产品,做设计的时候,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用户怎么看产品”,从这一角度来进行设计。用户是怎么使用产品,怎么寻找内容。
如果您需要专业广告服务,请与我们联系。期待与您沟通!